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政法學堂 > 法學研究 > 正文
“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原創性貢獻和最新發展”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行
2023-04-03    來源:法治網    作者:    【打印本頁】    字體: [][ ][ ]
分享至:
2023-04-03

  日前,為深入研究闡釋習近平法治思想,加強新時代法學理論研究,由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主辦,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承辦,習近平法治思想虛擬教研室協辦的“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原創性貢獻和最新發展”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行。

  中國法學會黨組成員、學術委員會主任張文顯,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呂忠梅,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王軼,司法部法治調研局副局長、一級巡視員姜海濤,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院長、教授秦宣,中國人民大學一級教授、中國法學會副會長、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會長王利明等來自全國各地的40余位知名專家學者與會研討。

  開幕式和主旨演講環節由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黨委書記、教授杜煥芳主持。王軼在致辭時強調,習近平法治思想是把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同中國法治建設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相結合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2022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到中國人民大學考察調研期間,殷殷囑托中國人民大學要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路。要致力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在建構中國自主法學知識體系的進程中,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是我們堅定不移的選擇。

  姜海濤結合當前我國法治建設理論與實踐發展實際,對習近平法治思想原創性貢獻的重大意義、科學內涵和最新發展、實踐要求等談了自己的體會。他表示,新時代新征程上,要加強學理化研究,深入挖掘蘊含其中的重大原理性創新,做好政理法理哲理的概括提煉和深入闡釋,不斷推動學習宣傳研究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走深走實,形成更多更高水平的學術研究成果。

  秦宣提出三點建議。第一,加強對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精髓要義、理論貢獻的學理闡釋,這個闡釋必須放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總體框架中研究;第二,加強對法治實踐經驗的總結和提升,法治中國建設當中所取得的經驗非常值得關注和總結,也非常值得上升到理論的高度、學理的高度;第三,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高度關注法治中國和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過程中一些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并為解決這些問題拿出我們的方案,貢獻學者智慧和力量。

  張文顯認為,黨的二十大全方位深層次地擴展和創新了習近平法治思想,促成了四個方面的創新發展:一是在方法論和世界觀層面,黨的二十大報告深化了習近平法治思想關于法治的規律性認識,形成了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法治歷史觀。二是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法治軌道論原創性地發展了法治原理,標志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法治軌道論進一步成熟。三是提出全面推進國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明確并優化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總體格局。四是提出了一系列法治新概念、新判斷、新命題,實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的重大突破。

  張文顯表示,中國式現代化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原創性科學概念,是貫穿黨的二十大報告全篇的一個靈魂性的觀點,黨的二十大報告用大量的篇幅精辟論述了中國式現代化,對于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了系統深刻的論述,構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體系。在新的征程上,我們要深入推進馬克思主義法治思想中國化,推進毛澤東法律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時代化,推進習近平法治思想與時俱進、守正創新、同步發展。

  張文顯表示,黨的二十大提出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戰略思想,標志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法治軌道論進一步成熟。過去講法治體系論是具有標志性的原創性理論,法治軌道論是又一個標志性原創性理論。法治軌道論的核心要義包括把法治基因嵌入治國理政,充分發揮法治軌道的規范引導和保障作用,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等。

  張文顯認為,黨的二十大進一步優化了全面依法治國的總體格局。理論意義上,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和建設法治中國的邏輯立場,從依法治國到全面依法治國,從建設法治國家到建設法治中國,從全面依法治國建設法治中國到黨的二十大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體現出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內容和形式上的雙重創新。實踐意義上,黨的二十大更加明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總體格局。

  呂忠梅從三個方面闡述了“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命題與環境法治發展。第一,“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核心命題在不斷地實踐探索中日益證立,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原創性和個人風格逐漸形成。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實踐過程中不斷總結規律性認識,“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命題明確提出和發展,系統闡釋、內涵豐富。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理論淵源包括三個方面:一是運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強調人與自然關系在新高度上的辯證統一。二是吸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揭示人與自然關系的本質是“生命共同體”。三是高度重視與世界的交流與互融,將“和合”價值與可持續發展相融合。

  第二,“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法理內涵。一是延拓人類觀,為生態文明法治奠定人性基礎。以矯正“經濟人”的有限理性為出發點,統籌考慮人的自然屬性與社會屬性,形成新的“生態理性經濟人”,承認人的自然生存需求和生命周期,將主體延伸至子孫萬代。二是拓展自然觀,為生態文明法治建立系統思維。超越“主客二分”法哲學,重構主體間關系、主客體關系,建立法律上的空間關系、種際關系、代際關系;在法律上承認自然的價值,賦予其一定主體性;承認自然的系統性功能,將地球生態系統作為一個整體納入法律保護范圍。三是發展法律觀,為生態文明法治匯聚整體性方法。以科學理性為基礎的學科劃分方法難以應對全球性環境危機等系統性問題,環境法學跨越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跨越法律部門,融合“權力-權利”,貫通“私益-公益”,具有典型的“領域性”。

  第三,“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法治實踐要求。一是補齊生態環境立法短板,促進生態環境立法體系化。包括補齊自然生態保護立法短板、啟動環境法典編纂工作、加強法律與黨規的銜接工作、協調國內法治與國際治理。二是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包括綜合執法改革繼續推進、繼續落實政府環境責任、加快構建多主體參與的現代環境治理體系。三是積極推進環境司法專門化專業化,讓人民群眾在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在繼續推進環境司法專門化的同時、加快構建多元解紛機制。四是鼓勵社會公眾參與生態環境治理,提升公民生態文明法治素養,充分發揮公民自治作用,讓環境法治建設轉化成全民參與生態文明建設行動。

  王利明認為,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平等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的權益確實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非常重要的重大課題。

  一是平等保護是“兩個毫不動搖”的法律表現、這個原則實際上就是“兩個毫不動搖”在法律上的表述,“兩個毫不動搖”核心是強調平等,在法律上具體表現為民法典的平等保護原則。二是貫徹落實“兩個毫不動搖”,為市場經濟提供保障,黨的十八大以來,一系列中央文件都強調了健全以公平為核心的產權保護制度。怎么理解以公平為核心?所謂“以公平為核心原則的產權保護制度”,就是以平等保護為原則的產權保護制度,這就要按照黨的二十大報告所提出的要求,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三是平等保護要落實負面清單管理模式?!胺墙慈搿钡呢撁媲鍐喂芾砟J礁母锸屈h的十八大以來經濟領域改革的重要舉措,取得了很好的成績,當前需要進一步為民營企業松綁減負,清理各項投資審批事項,為民營企業松綁減負,對禁止進入的清單需要不斷“瘦身”,壓縮民營企業市場準入的限制范圍,破除民間資本進入重點領域的隱形障礙,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新業態新模式,四是平等保護要貫徹到全面依法治國的各個環節。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要把平等保護貫徹到立法、執法、司法、守法等各個環節。各類市場主體最期盼的就是平等保護,要把它貫徹到各個環節。

  王利明指出,平等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的權益,要制定民法典配套的法律法規。行政執法是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的關鍵,梳理大力推動法治政府的政府觀念。司法保護是產權公平保護的最后一道防線。要按照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堅持平等保護,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


【編輯】:祁曉瑜
【來源】:法治網
久久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成人精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高清人妻互换av片,电梯里吸乳挺进我的身体视频